近年来,我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主动会同各级行政监督部门,深入推进“应进必进”,全面开展“不见面”交易,优化提升平台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全省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国办发〔〕46号),“江苏省大力推动公共资源领域‘不见面’交易”,是其中唯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典型做法,这是对江苏近几年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最高肯定。 年,江苏省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35万亿,同比增长16.32%,约占全省GDP的20%,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3月26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推进会在江宁召开,回顾总结去年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研究部署年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 突出重点 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改革 1 深入推进“不见面”交易 要实现各类交易项目全流程“不见面”占比不低于80%的目标;要完善交易平台功能,线下线上交易都要提高交易透明度,以公开保证公平、公正。 2 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方面要持续开展制度规则清理;另一方面要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充分尊重市场主体意愿,适时组织各类市场主体座谈会,倾听企业心声。 3 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云平台” 要汇集全省资源建设一体化“云平台”;要加强与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共享。 4 探索建设智能化辅助评标系统 一方面,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评标专家提供智能、高效、便捷服务,降低客观评审方面的工作强度,适应营商环境便利化带来的投标人大幅增加的实际,进一步提高评标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实时记录所有评标专家的评标结果,提高评标环节透明度,建立智能预警机制,进一步约束、规范专家评标行为,降低专家滥用评分自由裁量权和主观评价风险,推动评标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保证评标质量。 5 加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业绩造假等突出问题,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和全省共享的信用数据库,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分割,推动实现企业信息库政府审批材料“零提供”“零审核”,通过建立健全信用承诺、信息公示、失信惩戒的信用监管机制,以及科学的信用修复机制,提高我省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6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管理 全面落实《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化实施细则》,用标准促规范,靠制度管人管事。 坚持众筹 推动我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积厚成势 1 提高省市众筹创新的组织水平 今年要进一步提高“众筹共享”的组织程度,围绕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省市众筹共建重点项目,以及牵头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争取年内再出一批创新成果。 2 强化联动提升监管实效 要正视协调难度大的实际,转变作风,转变理念,依托政府搭建的统一平台,变被动为主动;要积极为行政监督部门实施监管提供良好服务;要以监管责任清单为抓手,共同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3 不断提升平台管理水平 要通过改革成效的研究分析,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充实人员力量,进一步强化对外协调、场内保障能力。 4 着力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队伍要持续自我加压,坚持廉政建设与业务建设并重,加强研究与创新互动,吸引高校、咨询机构参与研究,增加工作前瞻性,为打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服务优良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队伍作出不懈努力。 -END- 供稿 省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处 审核 杜维婷 发布 杜文玉 往期推荐聚焦地市丨营造“暖环境”,孕育企业发展“热市场”,盐城市倾力打造市场准入服务升级版 政务小贴士丨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窗口办事指南发布! 南京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zf/89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