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敢为善为勇挑大梁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省委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决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清江浦区坚定不移把“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扛上肩头,鼓足干劲,奋力赶超跨越,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淮安全市平均水平、力争走在全市前列,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9月,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加快复苏、稳中向好势头,优势指标不断巩固提升,劣势指标回升态势良好。预计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9亿元、增长3.36%、比1-8月提升2.16个百分点;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比1-8月提升1个百分点、总量保持长江以北中心城区第二;工业投资增长68%、比1-8月提升6.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比1-8月提升1.6个百分点。其他各项指标均加速回升。预计前三季度GDP增长5.3%,按此趋势,全年有望实现7%以上增长。

下一步,清江浦区将坚持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协同发力,知重负重,敢为善为,用好“对标找差、补短强特”的科学方法,大干四季度,坚决打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这场硬仗,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为全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锚定目标奋勇争先

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稳住经济大盘的部署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更大力度抓经济、促发展,以自身持续稳健发展为全市、全省经济发展作贡献。

着力促进指标提升。加强对澳洋顺昌、旺旺食品等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加快推动天鹏锂能一期、橙柳电子一期、正大清江制药新厂区等项目竣工投产,巩固扩大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等指标优势;大力实施消费提振行动,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融创等商业综合体如期开业,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全力以赴稳定房地产和居民服务等消费市场,更大力度扶持相关企业健康发展,补齐相关指标短板。

全力以赴稳定增长。坚持“财力再紧也要保市场主体”,精准落实国家和省市惠企纾困政策,加强区内政策衔接配套,扎实开展“个转企”“小升规”培育行动,精准全面做好各类市场主体的服务扶持,坚定各类主体的发展信心,力争全年新增工业列统企业20户以上、服务业列统企业30户以上。依托网格化帮办服务机制,组建“全要素”专题协调小组,全天候帮办服务、保通保畅,持续为企业开足马力、稳产达产保驾护航。

坚定不移做强产业。注重发挥园区平台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依托西安路工业园、和平工业园、临港产业园,发挥益海嘉里、天鹏锂能、淮钢特钢、志高产业园等项目龙头效应,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现代食品、锂电能源、生物医药、特钢制造、家电制造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确保年底全区工业投资超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两年翻番”。

聚焦聚力攻坚项目。深入开展“投资突破年”行动,发挥“3+16+N”机制和百人专职招商队伍作用,突出高端制造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高端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大力实施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引商;聚焦重特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竣工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压紧压实“项目长”“项目助理”“帮办员”三级责任,健全完善重特大项目“4+N”会办机制,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50个、在50亿元乃至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市开竣工考核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不低于40个、30个。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

加快打造淮安多功能会客厅

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全市“多功能会客厅”要求,坚持“三城”建设联动、“五大功能区”打造并举,更大力度塑特色、强内核、增动能,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建好古城核心、传承历史文脉。策应淮安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打造,充分挖掘清江浦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传承、利用相统一,结合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按照“一轴襟两翼,廊环串五点”的总体结构,加快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清江浦古城”核心区建设,致力打造淮安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的示范区、核心区,成为大运河“百里画廊”的标志性区域。

打造商贸中心、做强城市内核。扛牢市委赋予的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商贸中心的时代重任,坚持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大闸口文旅集聚区“三区联动”,合理布局特色商贸、文旅休闲、金融服务等业态,加快华润万象城、爱琴海购物公园等项目建设,引导新亚、金鹰等高端化升级,精准招引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转型、服务能级向更高水平迈进。

加快港城建设、培育新增长极。突出港区、园区、镇区“三区联动”,发挥黄码港、益海嘉里项目带动作用,统筹推进首期3平方公里港产联动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功能配套,加快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千亿级国家食品产业园;在临港新城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临港新城建设服务中心,组建资产经营、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等专业队伍,打造带动清江浦乃至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充分激发跨越赶超动力活力

按照“对内破难题、促发展,对外争一流、树形象”目标,保持定力抓改革,持续为高质量跨越发展赋能蓄力。

纵深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认真落实“控总量、减数量、调结构、降成本、促转型、建机制、压责任”总体要求,健全完善国有平台公司经营决策、监督管理、内控内审和参与市场竞争等制度,加强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管控,建立全口径政府性债务监测、债务风险预警处置和问责追责机制,稳步压降债务;稳步提升经营资质等级,积极拓展置业开发、文化创意、物业服务等业务范围,全方位参与城市经营和项目建设,增强营收和造血能力,保障公司健康有序运转。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聚焦市委交办的重点任务和正在开展的重要工作,强化资源整合、充实专业力量,优化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基层社会治理“三大职能中心”,切实提升谋划推进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做细做实开发园区去行政化“后半篇文章”,大力推进“一区三园”产业整合、布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增强重大项目承载力和主导产业集聚力。

加大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力度。一方面,按照城区、园区、涉农区“三个条线”和房、地、厂“三类资产”同步原则,结合城市“消极空间”治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全面摸清无证存量资产以及闲置低效用地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国有企业介入,积极推动无证存量资产办证、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工作,探索带资产挂牌模式、创新投资合作路径,加大力度实施存量资产招商,力争全年盘活各类闲置低效用地亩以上,办理无证存量资产权证超处、2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更多静态的、固化的、闲置的资源流动起来。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转行政审批为行政服务,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一证多址”改革,推行重特大项目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全流程帮办服务,拓宽“多评合一”“联合验收”“并联审、容缺办”等应用场景,全天候为企业帮办服务、保通保畅;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始终保持全省主城区第一方阵。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突出以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为抓手,严格落实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全力以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探索实践。紧扣淮安市委赋予的“打造市域社会治理首善区核心区”目标定位,坚持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和基层组织架构优化“双轮驱动”,优化完善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架构”,纵深推进“精网微格4.0”工程,制度化充实网格治理力量,全面推行“微格长积分制考核管理”,深化“三权分离”模式运用,按照“三提三知”要求,全面摸清基层人、地、事、物等基本情况,推动人口、经济、资源“三本台账”从纸质版向电子版升级,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用好“以房找人、定房定人”成功经验,注重发挥好网格员的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三大作用”,持续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淮人员、冷链物品全过程管理;特别是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扎实做好“落地检”各项工作,全力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实现“防得住”“控得牢”“放得开”的有机统一。

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一体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和“三年大灶”收官,全面深化“3+1”重点领域、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抓好汇通及周边、五金市场等老旧市场综合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巩固扩大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朱海波系淮安市清江浦区委书记)

延伸阅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ly/130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