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徽文化”,做好“食文章”,深入挖掘地方饮食文化,提升皖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丰富安徽旅游产品内涵,打造安徽旅游新亮点。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组织各市和省直管县开展了第二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金牌小吃”和“游安徽旅游不得不吃的特色皖菜”推选活动。形成了第二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金牌小吃(20道)”菜单。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庐州鸭油烧饼:合肥的特色传统名点,用鸭油和制,层次分明,入口香酥,余味久存。 合肥下塘烧饼:起源于汉代,扬名于晚清,现合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已成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北油茶:据传当年乾隆下江南,见食生厌,一位恭城籍御厨做出了一道油茶,令乾隆胃口大开,御赐油茶为爽神汤,从此广为流传。 亳州牛肉馍:为亳州市谯城区特有的小吃,是清真食品。它以上好的黄牛肉为主料,辅以皖北面食,深受食客喜爱。 萧县面皮:面皮白里透亮、黄瓜丝绿、辣椒油红,在萧县无论老幼妇孺,人人喜爱。 蚌埠盘丝饼:蚌埠特色名吃,是在抻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细面食品,面丝金黄透亮,酥脆甜香 阜阳枕头馍:形似枕头,南宋初年顺昌之战时,馍既可行军枕休,又可充饥,故称枕头馍。 阜南方集馓子:在阜阳洪河岸边的阜南方集,祖辈们留传炸馓子的传统手艺远近闻名,炸出的馓子细若发丝、香酥可口。 滁州管坝牛肉:全椒传统清真菜肴,食后满口生香,乃牛肉极品。 淮南牛肉汤:在安徽随处可见,覆盖度可媲美福建沙县小吃,据传因淮南王刘安炼丹辛苦,其御厨刘道为其所创,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 金寨红豆腐:金寨山区传统食品,燕子河一带为佳,是当地山民年夜饭的必备菜,取豆腐的谐音“都富”。 采石矶茶干: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甘草等十几种天然材料精制而成。 和县乌江霸王酥:和县乌江镇传统名点,当地因霸王乌江自刎出名,有两千多年历史,其色如枣,鲜嫩油润,风味独特。 芜湖小笼汤包:别称小笼馒头、灌汤包,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间的江苏常州府,今天最著名的是上海南翔,但是最热爱,确实保持了中国最高水平的是安徽芜湖。 宣城新四军焖面:焖面是宣城传统面食小吃,因新四军曾驻扎宣城而出名。用焖煮的方式将酱汁深深的融入面里,酥软不烂。 枞阳糍粑:原料仅有两种普通的食材,糯米和黑芝麻,极简单的混合。朴素无华,远离精致,远离化妆,没有发腻的味道,口感韧实,清淡之余,还有一份土生土长的农产品的清香。 九华素饼:在九华山一直留传着"朝九华、拜地藏、不吃素饼真遗憾"的说法,是九华山周边居民必备茶点,也是来九华祈福的游客必备伴手礼。 安庆江毛水饺:是安庆的传统名吃,名为水饺,实为馄饨。因其创始人江庆福颈上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故称“江毛水饺”。 广德蒿子馍馍:广德特色小吃,又名清明团子、清明馍馍,流行于春季的清明节期间。 宿松糯米粑:据传南宋曾被赐名状元糍,金黄酥脆,外焦里嫩,温补脾胃。 吃和远方~ 这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 这么多的金牌小吃,哪个才是你心中的“金牌”? 推荐阅读:安徽金牌旅游小吃(第一批) 编辑:二乔(转载、勘误、投稿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