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小伙伴们,周三早呀,一起来享用长投理财资讯吧!

月上中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行业内11家重点企业上报的数据统计显示:

年11月上中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量完成.2万辆,同比增长9.6%。其中乘用车产量完成.9万辆,同比增长7.2%,商用车产量完成了23.3万辆,同比增长27.1%。

小投解读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但疫情期间,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行业暂时被抑制,低迷了一段时间,没能发挥拉动经济的作用。

随着国内疫情好转,近几个月,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行动,推出了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组合拳”,促进了消费加快复苏。

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国务院和多部门也相继出台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措施,对整体汽车消费市场回暖产生了明显带动作用,近期汽车产销量回升明显。

02换个名字就涨停?上市公司掀起更名热潮11月23日和24日,澳洋顺昌两日强势涨停,股价大涨的“催化剂”,或是公司上周五发布的一则更名公告。11月20日晚,澳洋顺昌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由“江苏澳洋顺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蔚蓝锂芯股份有限公司”,将经营范围拟变更为电池制造、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等。据统计,年内选择主动更名且生效的上市公司,已超过70家,另有多家公司更名运作正在推进中。关于更名对股价的影响,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部分上市公司更名后股价出现上涨,热门行业的企业表现尤为明显,比如览海医疗、中国中免、和佳医疗、旗天科技等,在正式更名首日便获得涨停板。

小投解读

一些公司选择更名,是因为公司的实际业务、战略或企业控制权等发生了变化,改名字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新特点,以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而有些公司则是为了蹭热点,拉高股价,相关利益人得以高位套现。

企业更名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单纯迎合市场炒作或为一己私利而改名,短期内对公司股票可能会有所拉升,但风口过后,现出原形,企业付出的将是名誉受损和股价暴跌的代价。

03包商银行破产清算进入倒计时

11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并要求该行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后续工作。

继海南发展银行被人民银行宣布关闭、河北省肃宁县尚村镇农信社破产清算之后,包商银行是又一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银行。

小投解读

包商银行的破产清算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影响深远,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家经由司法破产程序完成清盘退出的商业银行。

而在本月该行对65亿二级资本债进行全额减记,也对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

减记事件进一步打破了“银行同业刚兑”信仰,给投资人以及投资机构都带来了观念上的改变,此后银行信用分层会更加明显,资产质量差的银行发行人将面临很大的融资成本和难度上升的压力。

04广电总局出手:实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

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ms/108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