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孕育之地“老渔阳里2号”,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之处“新渔阳里6号”之间,有一面墙上留着一幅“壁画”,模拟显示了两个门号之间在百年前曾经存在的小弄堂场景。

然而,事实上,这条连接着“党”“团”的“马克思主义小道”早已不见,如今从老渔阳里2号步行至新渔阳里6号,不得不绕上好几百米,从南昌路转入淮海中路,花上十分钟左右。“想当年,陈独秀就是让俞秀松从这里走了百来米去建团的,”历史学家、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21日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一大批红色人物走过深藏里弄之间的这条小路,能否破墙打通、恢复原貌??

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法租界环龙路和霞飞路之间,有一片建于年到年的石库门建筑——新老渔阳里,属于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关系。其中,老渔阳里2号是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渔阳里6号则是俞秀松首任书记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机关旧址,也是中共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旧址,从此地走出了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等青年革命家。

今春,上海师大人文学院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世承班学子倪卿,和团队成员寻访到老渔阳里。“瑞金·初心会客厅”里的一幅壁画引起了她的注意:画上是一条灰色的小道,上面是用红色油漆粉刷的住宅楼,整条小道显得那么深邃……“它究竟通向哪里?”经过场馆工作人员的介绍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原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小道”,或称“共产主义小道”。

“我现在都能想象到陈独秀、陈望道等人拿着公文包匆匆走去新渔阳里授课的模样,抑或是俞秀松、维经斯基等人在小道上边走边谈论来到渔阳里开会的场景,”倪卿在脚下感受着百年前陈独秀与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人在此建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时的那股澎湃激情,她说,“青年毛泽东也曾站在这里,这条小道留下了先辈们的红色足迹,连接着两座思想的城堡。”

苏智良教授在上师大“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也告诉师生,“老渔阳里2号的‘朋友圈’,有年6月第二次从北京到上海的毛泽东,有在此会见陈独秀后加入上海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林伯渠,有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沈雁冰也就是茅盾,还有中共初期50多名党员中唯一的工人身份党员李中……”有意思的是,在作为陈独秀旧居的渔阳里2号,一块小黑板上甚至写着:“会客谈话以15分钟为限。”他也倡议恢复2号到6号之间通道的原来模样,因为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历史小道,更是党团之间的组织纽带。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依托苏智良团队历时十年的研究成果《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上海师大组建起百支红色大寻访学生队伍,设计“建党的旅途”“共青团的足迹”等10条线路,倪卿所在的也是其中一支队伍。根据他们对渔阳里的调研,当年因居民住房紧张而不得不扩建,加上相关小学操场的建立,彻底封住了这条小道,并立了一堵高墙。当然,现住居民也表示,由于是历史建筑,每天大量游客量和狭小住宅面积对生活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参与相关寻访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百年前筹备建党、建团的过程中,时年21岁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这批青年是重要的载体和变量,“老渔阳里的马克思主义火种,就是通过青年传递到新渔阳里的。”倪卿说。对此,苏智良表示,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仍有许多史迹亟待新的寻访与保护,比如渔阳里2号还是建党之后中共中央局办公地的所在地,5号、7号、8号也都是历史人士故居或旧居,这片街区需要整体保护和资源利用。

上海师范大学“初心之地学党史”百支学生队伍红色大寻访任务书

?

1.建党的旅途: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孕育的全程回顾。

参考寻访地标:

(1)中共一大会址:兴业路76号

(2)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太仓路号

(3)陈独秀旧居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南昌路弄2号

(4)陈望道旧居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国福路51号

(5)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成都北路弄7号

(6)中共二大会址: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7)中国三大后中央局机关三曾里遗址:浙江北路号

(8)中共四大遗址:东宝兴路弄28支弄8号

(9)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云南中路-号

(10)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长治路号

(11)先施公司东亚旅馆:南京东路号

2.共青团的足迹:共青团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参考寻访地标:

(1)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机关暨中共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旧址(新渔阳里):淮海中路弄6号

(2)《中国青年》编辑部暨萧楚女寓所:淡水路66弄4号

(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大沽路、号(不存)

遗址门楼现迁至大沽路成都北路交叉口西北侧的?弄附近

(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暨任弼时旧居遗址:延安东路成都北路路口东北角(不存)

(5)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四川北路弄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通讯联络处旧址:四川北路号

(7)团中央机关所在地暨张闻天旧居:北京西路平和里27号

?

3.荣耀的召唤:革命领导人来沪的活动史迹。

参考寻访地标:

(1)茂名路毛泽东旧居:茂名北路弄7号

?????年毛泽东故居:安义路63号

(2)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暨周公馆旧址:思南路73号

?????周恩来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四川北路弄44号

(3)张闻天故居:川南奉公路4号

(4)陈云故居:老朱枫公路号

(5)孙中山故居:香山路7号

(6)邹韬奋故居:重庆南路弄54号

(7)宋庆龄故居:淮海中路号

(8)黄炎培故居:新川路号

(9)刘少奇旧居:北京东路号(不存)

4.思想的光辉:为党培育人才的红色阵地。

参考寻访地标:

(1)黄浦码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出发地:秦皇岛路32号东码头园区

(2)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遗址:南京西路号

(3)平民女校旧址:老成都北路7弄42-44号

(4)中共中央组织部干训班旧址:武定西路号

(5)沪西工人半日学校遗址:安远路(昌化路与句容路之间)

(6)上海大学遗址:青云路号

(7)中共上海区委早期党校旧址:复兴中路近顺昌路西南角

(8)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雁荡路80号

(9)中共上海区委早期党校旧址: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弄4号

5.隐蔽的战线:革命抗战时期我党秘密联络点。

参考寻访地标:

(1)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秘密联络点旧址:浙江中路号

(2)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会址暨中央特科机关所在地:武定路弄14号

(3)远东反战大会旧址:霍山路85号

(4)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旧址:嘉善路弄15号(不存)

(5)中共中央秘密印刷厂旧址:新昌路99号

(6)刘晓故居:愚园路弄44号

(7)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愚园路81号

(8)中国饭店——周恩来《七月指示》所在地:贵州路号

(9)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江苏路弄21号

6.永恒的凝望:革命抗战时期我党烈士牺牲地。

参考寻访地标:

(1)顾正红烈士殉难处:澳门路号

(2)五卅惨案烈士流血处:南京东路-号

(3)龙华烈士陵园:龙华西路号

(4)李白烈士故居:黄渡路弄15号

(5)王孝和烈士就义处:长阳路号

(6)枫林桥革命烈士就义地:枫林街道东北隅的肇嘉浜路以南地区

(7)奉贤烈士陵园:金钱公路号

(8)川沙烈士陵园:华夏东路号

?

7.文学的繁荣:文学社团成立点和文化名人在沪故居。

参考寻访地标: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多伦路弄2号

(2)太阳社旧社:四川北路弄32号

(3)创造社出版部遗址:四川北路弄41号

(4)鲁迅故居:山阴路弄9号

(5)瞿秋白寓所:山阴路弄12号

(6)茅盾寓所:山阴路弄6号

(7)郭沫若故居:多伦路弄89号

(8)巴金旧居:武康路号

(9)草婴故居:岳阳路弄2号

(10)蔡元培故居:华山路弄16号

8.创刊的历程:革命抗战时期我党宣传主阵地。

参考寻访地标:

(1)《新青年》月刊发行所旧址:金陵东路号

(2)《布尔赛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弄34号

(3)又新印刷所旧址:复兴中路近顺昌路西南角

(4)《向导》周刊编辑部遗址:复兴东路中华路东北角(不存)

(5)共产党期刊《血潮》出版地励群书店遗址:牯岭路近白河路(不存)

(6)协盛印刷所遗址:安庆路弄一带(不存)

(7)上海书店遗址:人民路号(不存)

(8)《解放日报》社旧址:汉口路号

9.奋进的歌声:经典红色歌曲创作与传播路线。

参考寻访地标:

(1)《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地:荆州路号

(2)聂耳旧居:淮海中路号3楼

(3)田汉旧居:山海关路弄11号

(4)徐家汇公园百代小红楼:衡山路号

(5)黄浦剧场(《义勇军进行曲》首次播放处):北京东路号

(6)国民救亡歌咏协会旧址:文庙路号

(7)民众歌咏会会址:四川中路号

(8)海外传播《义勇军进行曲》第一人刘良模旧居:山阴路弄3号

?

10.工人的力量:工运领袖和孕育工运的沃土。

参考寻访地标:

(1)沪西革命史陈列馆:武宁路号沪西工人文化宫内

(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南市指挥部——三山会馆:中山南路号

(3)小南门警钟楼和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中华路号

(4)王根英烈士故居遗址:周家嘴路通北路口

(5)中共杨树浦榆林地区工作委员会联络点:杨树浦路弄号、号

(6)上海总工会旧址——湖州会馆:会文路号

(7)工运领袖汪寿华旧居:四川北路弄94号

(8)上海南洋烟厂工人大罢工遗址:东大名路号

(9)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地点旧址:自忠路号

(10)工运领袖朱学范故居:枫泾镇新泾路号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ms/12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