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地方,身处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有这样一群人,无数次地与“病毒”亲密接触。 个个练就“火眼金睛”,让隐藏的病毒无处藏身,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里的检验人。核酸实验室称为PCR实验室,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陌生,是因为不允许参观,总有一股雾里看花的感觉。神秘,是因为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要穿戴全套的防护设备,电话不通,仿佛与世隔绝。9月13日,医院接到上级命令,五天内采集完顺昌县境内所有学校的学生即约3万人左右的咽拭子,所有咽拭子都被运送到了同一个终点—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为了尽快完成检测确保人民安全,医院检验科的姑娘们在PCR实验室组长詹园园的带领下,三天下来已完成检测人数人次。检验过程中,她们对标本进行签收和录入,手工给上千份试管标本进行编号,每一份标本进行标本前处理(提取核酸),此过程需要一个一个的进行加样,右手一直在悬空状态下用加样枪做抽吸标本的状态,配制检测试剂、加样,试剂配制好通过传递窗传送,再重复一遍加样过程,把提取的核酸一个个加到扩增试剂中,然后进行上机检测,最后还要质量控制,核对结果、数据上传等……这几千只采样管,说起来简单,拧开,加完试剂再拧上,一个管需要拧两次,这一天的工作量就是近万次,常常一天下来,手都僵硬了。10几平米的实验室里,机器设备占据了大量的空间,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分工明确,在里面不管呆多久,坚决不浪费一分一秒,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新冠核酸检测实行轮班制的工作:医用防护服、N95口罩、防护眼镜、医用帽子、手套、鞋套……普通人仅仅穿上这样一身“盔甲”就会感觉到呼吸不畅、头晕,更别提她们还要面对负压环境下出现的胸闷、气短等一系列的不适感,因长期久坐出现的腰酸背疼,而且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队员们团结协作,每次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完成每一批检测任务。这一份份的检测结果背后,是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医务人员的坚守。一批接一批的新的核酸检测样本正被送进实验室,隔着厚厚的玻璃,我们看不清她们的脸,但检验人眼神中透出的坚毅在告诉我们:这就是责任,这就是担当,这就是打赢这场战役的勇气与决心!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ms/142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