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成祖朱棣的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描述九五至尊的家事的确再贴切不过了。未上位之前的皇子,可以说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得到自己父亲的喜爱,而基本上所有的影视剧中,皇家就是“顺位承帝,逆者亡”。就像是前几天热播的《庆余年》中,大皇子,二皇子,范闲,三位皇子的各色人物形象,都展现了真实的帝王之家的尔虞我诈,顺昌逆亡的现象。而相较于历史上,唐代既是繁华盛世,同时也是帝王家中最手段血腥的一代。那么,唐玄宗听信哪个美艳妇人一句话,竟会一日屠杀三子? 唐太宗这还要从老李家的族谱说起。纵观唐朝历史,血亲夺位的现象仿佛格外频繁,前有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杀兄弟,后有武则天杀自己的次子李贤(同时也是前太子)篡位,到了唐玄宗仿佛是血脉传承一般,更是愈演愈烈,先是亲自率兵剿除了乱国的韦后和安乐公主,后又逼迫自己的亲姑姑太平公主自尽,稳定大位后,唐玄宗又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亲骨肉。据《唐史》记载,玄宗有三十多个儿子,与子孙繁荫的康熙想必,同样是不遑多让的。这么多儿子组一个足球队都有红蓝方了,这立储之事,的确是伤脑筋。 唐玄宗自古皇位之争历来血腥,所以老祖宗规定:传嫡立长。其实这不无道理,长子一来年岁较大,比其他皇子成熟稳重,二来玩意碰到短命的皇帝还没有庶子,岂不是皇位落空?而唐玄宗也遵循了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立了自己的长子李琮为太子。而李琮的“琮”,意喻着“国之重器”,虽然唐玄宗是这么期望的,然而天公不作美,据《明皇杂录》和《新唐书:李林甫传》记载,李琮曾在苑中打猎时面部为野兽所伤,唐玄宗认为李琮的形象不好,有损国体,从此李琮便只能安享晚年了。 武惠妃李琮下台之后,弟弟李瑛便成为太子的候选人。但天又不测风云,唐玄宗喜欢上了一个叫武落衡的漂亮小姑娘。这个小姑娘身份不简单,和武则天沾亲带故,从小便看清了宫中争斗,为奴为主,主欺人,奴被骑。所以在她被宠幸之后便竭己之所能,小嘴喝了蜜似的讨好唐玄宗,唐玄宗本就是个好色之人,哪里把持得住,而这武落衡也是争气,一连串生下四个儿子,硬生生从最低阶的婕舒上位成了武惠妃。 后宫可以说很多人都想要“妃”的待遇,而这武惠妃想的可不是止步于此,她的目标可是“后位”。正所谓“枕边风无敌”,唐玄宗还真就想立她为后,可是,一问大臣,十个有九个摇头,都表示不想再来个“武则天”把李家基业再给毁了。唐玄宗也不是一意孤行的人,这事也就罢了。 武则天剧照而唐玄宗放得下,武惠妃能放得下吗?她便打起了“太子之位”的主意。据《新唐书玄宗诸子传》记载:“惠妃女咸宜公主婿杨洄揣妃旨,伺太子短,哗为丑语。”说的是这武惠妃也是能人,拉来了女婿杨洄帮她,其实,与此同时,她还拉拢了后来扳倒贤相张九龄的李若甫。武惠妃这恶毒的计划便由此展开。 在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杨洄向武惠妃汇报:太子最近和鄂王光王过从甚密,三人经常在一起说皇上的坏话。武惠妃立即意识到时机已到,便跑去见唐玄宗,哭的肝肠寸断,梨花带雨,说:“没有臣妾的日子里,圣人您要多保重啊!”唐玄宗一下就懵了,还以为她得了绝症,心中大震,正要问武惠妃是怎么了,谁知听到了一个更令他震惊的消息“太子见臣妾受宠,整天和鄂王光王密谋,想害死臣妾母子……”武惠妃此言不可谓不妙,这正中了玄宗的心病,当年唐玄宗就是靠结交势力上位的。玄宗听罢便召集张九龄商议废太子之事,而张九龄马上表示反对:“太子和鄂王光王等诸王一直未离深宫,日受圣训,大臣们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大过,陛下若轻易听信某些人的无稽之谈,草率决定废立之事,势必铸成大错!” 玄宗听完,怒气是消了一半,但是疑心依旧不减。武惠妃得知以后便明白了张九龄是晋升的绊脚石,便设计使得李林甫逐渐走入玄宗的视线,而不断的造谣诽谤张九龄。终于,玄宗以“严挺之同党——张九龄”,将其流放。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武惠妃派身边宫女对太子、鄂王、光王说宫里有贼,请他们帮忙抓贼。三位皇子也是单纯,毫不怀疑其中有诈,带着武器就进了宫。武惠妃马上去请唐玄宗,等玄宗来时,正好碰到带着武器进宫抓贼的三王。此时的张九龄已经被贬出京,玄宗只好找李林甫商量。李林甫多鸡贼,说:“这是皇上的家事,臣人无权干预,您就照您的意思办吧。”而唐玄宗本就看着他们心里不爽,当即宣布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而半个月后,被废为庶人的李瑛三兄弟,又被同一天赐死在长安城东一家驿站。 但是,这并不是结局,令人嘲讽的是,武惠妃此事不久便病逝了,而她的儿子也没能得到皇位,反而被三子李亨捡了个现成,而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武惠妃一生聪明心机,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很多人都期盼一出生便含着金汤勺,然而,却同样有很多人渴望着能够自我打拼,像是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子们,何尝不渴望亲情?但是,一旦他们心慈手软,下一个冤案可能就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流传海外被追索回的武惠妃石椁图为网图,侵权必删,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