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新闻频道《现场》 畲族服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其主要特色体现于女性服饰上,女性服饰以凤凰形态贯穿整体,故称“凤凰装”。“凤凰装”由服饰和头饰组成,传统的头饰称为“凤冠”。今天带您到南平的顺昌县,这里的畲族凤冠有着非常独特的造型和韵味。 如果说畲族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史书,那么象征凤凰图腾的畲族头饰就是最经典的篇章,记载着畲族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顺昌式的凤冠无疑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它造型独特,且给人很大的审美想象空间。初见顺昌式的凤冠,寻访小队的兰善英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罗源县统战部主任科员兰善英: 顺昌式的这个凤冠是很有它的地域特色的,其它地方我们是没有见过,全国各地就是这种式样的凤冠就是顺昌式。建国初期专家我们调查这个畲族这些民族风俗文化,这些服饰里面就有一个顺昌式,顺昌式的服饰就是它的特色,主要是这一块有特色,它跟其它的地方是不一样。 畲族各地的凤冠,形制稍有区别,大体可分为罗源式、福安式、顺昌式、景宁式与丽水式几种。与其他地方相比,顺昌式的凤冠造型更为独特,以前的老式凤冠,甚至有根银簪组成,每根银簪上面都有图案,有凤凰、花、草、竹子等等, 顺昌县畲族歌舞协会副会长李少红: 反正都是吉祥的那些东西都在这上面,有钱人就镀根纯银的。经济稍微弱一点的就镀90根或者是60根。60根的话,剩下的60根用铜来打制,就是叉开来,一根铜、一根银,这样子叉开。这顶帽子它就要根做出来,是这样子。 不仅如此,凤冠上的""头珊""缨络,制作也很有讲究,有钱人用银片和玛瑙组成,贫穷人家则是用白色珠子串成,制工精巧且有着美好寓意。 据李少红介绍,之前当地的畲族女子穿戴凤冠,要先将银簪是用红头绳缠绕固定,之后再用红头绳绑头发,绑成花髻之后,之后再将固定好的根银簪直接插进头发的花髻中,之后再用夹子固定住,费时费力。 顺昌县畲族歌舞协会副会长李少红: 最早梳头发,第一个,把头发绑好,用红头绳把头发白好发髻,然后戴上黑色这一块,然后黑色这一块绑好之后,然后再把红的这块布条给它绑上去。整个头完成要一个多小时,这样子。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顺昌式的凤冠也开始慢慢简化了。 顺昌县畲族歌舞协会副会长李少红: 现在我们都简化了,所以把这一块和这一块两块,三块、四块、五块,全部在一起,然后一次成型,然后戴上去,绳子绑上去,是这样子。以前是一块一块这样子绑上去,就比较慢。 在李少红的帮助下,在这里,寻访小队预定了两顶现代改良版的顺昌式凤冠,顺昌,不虚此行。 罗源县统战部主任科员兰善英: 很有收获啊,就是传承了我们传统的这种顺昌式的这种,因为刚才他讲的,这些基本都没有变化,只是根据时代的变化,把它整在一块,更容易穿着起来,不需要耗那么多时间,更省事,是这样。它的传统元素都还在,这是很有特色的。我们此行应该讲很有收获。 这一站,寻访小队有着满满的收获,广东线的寻访小队,来到了漳州的漳浦,在那里,他们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请继续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