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小巷,一度是一代夏茂人的骄傲。

静静地行走在夏茂古朴的大街,放眼望去,曲曲折折、星罗棋布,如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使人应接不暇。

对于夏茂,小巷就是小镇的影像记忆。每次的迷路,每次的穿行,都会上演着一个个惊艳的故事……

行走在幽静的大石头巷,陈旧的气息,瞬间带你步入了几个世纪前。百米巷道,居住着夏茂两大姓氏人家洪姓与罗姓,一百来户人家,每日往返于小巷。因此,当地人称为林厝和洪厝。

大石头巷很深很窄,故事也很多。

村镇建设前,巷口建有一座洪家祠堂,堂前立有一块半米高的大石块,呈蛤蟆形。由此,大家称为“蛤蟆石”。据说,“蛤蟆石”一天会出一斗米,供洪姓人家食用。这样,引起罗姓人家嫉妒。明末清初某一年春节,在那次游神中,罗总爷(名为罗其熊,文韬武略,乡里人尊之为“罗总爷”)故意使坏,命罗姓族人抬 着的菩萨轿,将“蛤蟆石”一角刮破,失去灵性,让它再不出米。于是,洪家族人来找罗家理论。罗总爷只好答应洪姓族人,在夏茂水尾修建一座风水塔赔给洪家,那塔就叫罗邦塔。

小镇里,最有名的当数位于数猪仔坪的后巷,又名水井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原司令员张廷发将军就出生在小巷深处一户清贫人家。

年8月,东方军入闽,解放沙县夏茂,成立苏维埃政权。彭德怀率领的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三师在夏茂扩军,年仅15岁的张廷发在他家对面的教堂报名参加红军,被编入红五军团十三师三十七团。不久,离开家乡,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政府将小巷命名为将军路。

充满灵性的后巷,每逢1,6的赶集日是它最热闹的时候。二十几个行政村的农民朋友齐聚在巷中,把自己家养的黑猪、生产的粮食挑到这里交易。当年人称“夏茂三宝”的黑猪,时常让将乐、明溪、尤溪、顺昌一带的猪贩仔们慕名而至。

后巷还曾是集镇猪肉和牛肉的交易市场,牛肉摊虽然仅有三家,可一个墟天就可以消化掉一整头水牛。而且屠夫从来不用称,全凭借经验,用手拎一拎,就能做到分毫不差。

最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现位于夏茂政府文化大楼对面的曲巷,巷子不深,但名气很大。穿过整条巷子,竟要拐十个弯,部分路段居然还隐藏在一大片老房子里,只得从别家门口穿行,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有的地方还被高高的墙壁挤成窄窄的一小撮,只能容许一个人小心翼翼行走。

迄今为止,保留最好的应该是石头桥巷,也叫罗厝巷。巷深三百余米,巷口处建有一座炮楼,是夏茂唯一保存完整的炮楼。炮楼的二楼设有炮眼七孔。一楼是通道,设有硬杂木厚板大门。炮楼通道是解放前夏茂通往富口方向唯一通道。从炮楼大门上方“巩固天南”四个行书大字可以分辨出,炮楼是为防御土匪和敌人而修建。据老人们回忆,年和年,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东方军,穿过炮楼,挥师沙县,创建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后期,化名“马司令”的闽西北地工委书记、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林志群也时常途经炮楼,组织领导游击战。

卖鳅巷、芋墩头、米寮头……一条条百年历史,夏茂人仍然耳熟能详。惬意夏天,头戴草帽,手拿长焦,穿越在红砖青瓦、斑驳墙根,一切都那么温暖,那么撩人。

猜你喜欢

你为文明点个赞,我们为你送大奖!

沙县“掌上公交”来了,掐点坐公交!

创建文明城市,改变了沙县这些地方……

沙县也有这么好玩的地方,周末不愁没地方去啦!

听说,全沙县就剩他一个人在坚持这件事了……

来源/海龙蟹

文/图谢龙海

编辑/肖首洲林慧慧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tq/8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