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气候 顺昌历史气候资料甚少,仅有对水旱灾害的零星记载。民国版《顺昌县志》增列二十四节气太阳出入时刻表及气候农谚。民国24年()10月成立顺昌雨量站,始有雨量观测。建国后,年创建气象站,从当年11月起连续进行气象观测记录,积累气温、湿度、降水、日照等系统资料。 气象站初建时,设在洋口镇,隶属省气象局;年10月体制下放,隶属县管。年迁址石溪洋坑尾,年1月迁县城后山,年扩建观测场。现观测场地海拔.2米。建西设县期间,曾设建西气象站,并县时一同撤并。年先后建立仁寿、蔡坑、元坑、郑坊、田后、岚下、高阳和农技中心等气象哨,每天作气温、湿度、降水量等观测记录。~年先后开展气候普查、农业气候资料调查和气候区划工作。气象事业不断发展,工作人员由3人增至9人,设备不断更新,置有传真机,可直接收北京、南京等地发布的天气预告图象。气象站发布短期和中、长期的天气预报,为指导农业生产和防洪抗灾作出贡献。 文字来自《顺昌县志》中国统计出版社年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