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99988.html顺昌县北部山脉的主要峰峦 郭岩山 位于东北部,主峰海拔.7米,为全县最高峰,在洋墩、岚下之间,与建阳、建瓯交界。面积约50平方公里,分布震旦系变质岩、白垩系凝灰岩、侏罗系砂岩、流纹岩及燕山期花岗岩。悬岩峭拔,奇石嶙峋。相传汉郭洞阳居此,因名;亦称郭云山。《八闽通志》云:“相传梅福炼丹于此。”岩北有庵,祀梅福、岐公,又名梅仙山。山上多灌木,连片花竹;山腰多杉、松、毛竹,盛产笋、菇,味甘质脆。其巅有妙应寺(已废)及齐天大圣石,黄岩庙、古佛庵建山两腰。古迹有汉代炼丹坛遗址、和尚殡殓石塔、圆月池、古井,井中有杉木一截,历久不朽,民国版《建瓯县志》云:“为汉唐时物。”《闽书》云:“山巅有泉,曰灵泉。”是顺昌避暑、游览之胜地。 华家山 位县北,在仁寿乡桂溪村,海拔米。与建阳、邵武相邻,纵横几十华里,山高林密。年至年间,闽北红军游击队在此开展游击活动,屡挫敌军。 笔架山 海拔米;葫芦厂山,海拔米。均在桂溪。旧志称屏峰山,与华家山一脉相连。《闽书》说:“山顶有怪石,垒砢如龙头。” 莲花峰 海拔米,在洋墩乡江村与埔上乡大布村之间,山上建有天乐庵,又称天乐庵山。 超华山 位县西北部,在埔上乡墩头村,北界邵武,南面富文。顶有庵,瓦皆铸铁为之;下有泉,出石罅。省、县旧志均云:“山之幽旷处有田园,有池,居民数十家。因以鸡犬之声在烟霞竹树间,有超出纷华之致,故名。”顶峰海拔.8米,多为燕山早期花岗岩及震旦系变质岩。林竹葱郁,风景别致。至顶有宝岭,上有宋绍兴年间,清河僧超慧墓,古庙废,后重修于两峰间之谷地。 九龙山 位县北,地跨埔上乡谢坑、连坑、上元和际会乡际滨村,海拔米,九峰蜿蜒如游龙,故名。周围有13个乡村,俗谓九龙十三乡。其地岩谷幽邃,竹木成荫。清咸丰间,郭万忠、杨三仔等率红巾军在此建寨起义,威震闽北,现军寨遗址尚存。年于此建国营伐木场,开小铁路,输出大批木材。 华阳山 在县北,吉舟与连坑之间。顺昌旧志云:“三峰并列,为邑之祖山,山半有石门,高广数丈,盛夏寒气凛然。峰顶有仙水坛,石常润,一名仙水岩。”顶峰海拔米,九龙、华阳峰峦相连,俗称三十六窠。 丫髻峰 位县东北,在井垄村后,一名双峰,苍然秀丽,峙护城东。历代文人游客多有吟赞,延平郡守傅尔泰《过顺昌眺双峰》诗云:“今朝晴色不须占,水郭山村暖酒帘,一幅云林好图画,绿痕都在两峰尖。” 豸角峰 在井垄村后,海拔米,又名龙兴岩。山麓有泉,出石罅,明洪武中凿石开渠,引水进城。山中有龙头庵,祀吕仙及雷祖,已废。明人李邦光游豸角峰诗曰:“豸峨高耸古灵邱,谁遣今朝作胜游。山鸟怯人穿树去,桃花无主逐泉流。身临天外人如画,云锁山腰地欲浮。为语吾侪登览后,莫令邪怪上岩头。” 瑞云岩 位于县东部,在际会乡科头村,顶峰高.5米。上有古刹,祀黄氏。现已废。 石(拾)龙岩 在县东面,高阳乡的紫竹、东坑间,海拔米,盛产竹木。民国版《建瓯县志》云:“高冠群峰,下有庵,以祀马仙。” 龙岩岗 位县东部,在高阳乡大富村,主峰海拔米。民国版《建瓯县志》云:“山极高广,内有古刹,宋儒朱熹有‘名魁上郡无双景,秀夺西瓯第一山’之联。”附近有罗龙山、百丈岩诸峰。 石龙岩、龙岩岗旧属建瓯,年划归顺昌。 文字来自《顺昌县志》中国统计出版社年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