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糍粑

糍粑在闽北各县市都有,但以顺昌最为盛行。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经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撵至绵软柔韧。然后再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在用芝麻炒的拌上白砂糖的香磨粉(或是黄豆炒的拌白砂糖的香磨粉)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粒粒口感香甜。

在顺昌的街头巷尾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将糍粑装在保温性能很好的特制铁桶中,摇动把手,糍粑从圆孔钻出,边摇边用薄铁板分切进芝麻粉或豆粉盘里,既保温又卫生。

仁寿灌蛋

仁寿灌蛋是顺昌仁寿乡的风味小吃,用精瘦肉一斤,在菜板上切细,剁成肉泥;取少量水泡香菇,鲜大蒜切细、砸烂,与肉泥混合一起,再放入适量的酱油、味精、盐调和做成肉馅。然后取一枚饱满之蛋轻轻敲碎盛于一小杯中,取三根小竹条削尖,寻蛋黄中一小眼,用小竹将小眼轻轻刺破,用另外两根小竹条夹住剁好的肉陷,一点一点地往小眼处塞入。灌好之后,放入汤锅中,用文火烧约5~6成热度,少顷,蛋就浮出汤面,捞起时,可见到蛋白如花朵晶莹,蛋黄“红嵌绿”,既特色又美味。   

郑坊豆腐

郑坊豆腐名满顺昌县城。

而这与郑坊自古栽种油茶树有着不小的关系,年关一到,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不少香喷喷黄澄澄的山茶油,郑坊豆腐就是用香喷喷的山茶油来油炸的。

当然,除了油是用上好的,郑坊豆腐制作的工序也特别讲究。首先说鲜嫩水豆腐制作工序,拣豆子,磨豆瓣,泡豆瓣,磨豆糊,烧开水,打豆糊,揉布袋,滤豆汁,烧汁子锅,点豆腐,最后等待成型。水豆腐成型后,将其切成3厘米大小,待油锅里的油温升到℃左右,把切好的水豆腐倒入锅内,炸至四周呈金黄色即可出锅。此种豆腐,有着酥脆的金黄外皮,滑嫩异常的内里,口感清甜。

金包银

顺昌名菜——金包银,又名灌豆腐,原为我县农民春节必做的一道菜,正月用来招待亲戚朋友,现在已成为平日里的菜肴。

乌米饭

畲族乌米饭是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现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设宴的佳肴,分别有红鲟乌米饭、竹桶乌米饭、太极乌米饭、荷叶乌米饭、菠萝乌米饭、草包乌米饭、乌米卷、八宝乌米饭(甜、咸)等品种。

御豆酥

是一种糕点式小吃,传统的做法是:将御豆煮熟去皮压碎,与面粉一起揉成面团,而后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入油锅炸黄,捞起待凉,然后用糖加水煮成稠油状后入御豆面球,停火不停翻炒,白糖凝固成粒状附于表面,即成清甜香酥的御豆酥。因御豆酥较为贵重,上市极少,人们所见的御豆酥都是用番薯做的,虽然没有御豆的芳香味,却也清甜可口,备受老幼喜爱。

芦苇粽

畲族群众包粽子用的是芦苇叶。相传,古时畲民上山劳作,粽子体积小,便于携带,食用时不需加热,深受喜爱。后来发现芦苇叶长,包的粽子大,且有独特清香,便改用芦苇叶包粽子。

饴仔

饴仔是七月半鬼节制作的节祭。用稠米浆为皮,馅有甜咸两味,外面用芭蕉芋叶包成长方形。清香可口。鼠曲祭、饴仔等节令食品,可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因而从古至今,久传不衰。

扣肉

扣肉为元坑、郑坊等地农民办酒席的第二道菜。色美味鲜,犹如东坡肉、香甜咸、口感好,也是下饭之菜。若请亲家亲母用嫩席,即在此道菜上面(不放蒜叶)盖一块蒸熟的猪肉皮,即叫胖蹄。也有用蒸腿包肉做胖蹄的为嫩席菜。

腊肉

冬季将猪肉割成三五斤一块,用食盐腌数日,然后晒干备用。味似金华火腿。城乡家家必备,少者三五斤,多者五六十斤,甚至百余斤。同时备有腊鸡、腊野味(各种鸟类、山猪肉、山羊肉等),农家一般都有几只。正月待客,必用腊肉、腊鸡(或腊鸭),没有腊鸡则被视为寒酸。

咸蛋

将鸭蛋浸在用梅枝食盐煮成的腌液里,需要时捞起煮熟。产妇和出麻疹的儿童均用此佐食下饭。平时吃咸蛋者也不少。城乡居民家里一般都有咸蛋罐,常备数十粒。

霉豆腐

又称豆腐乳,制法是将切块豆腐经太阳晒几小时,置于箩筐或木惶中发霉,霉后粘些食盐,红曲粉、辣椒粉。入罐内数日后加红酒密封。农家每年冬季制若干罐,备作青菜淡季食用。

腌菜

芥菜晒半干后,用食盐揉软,再加些酒糟,置于罐内密封,半月后即可取出炒吃。腌菜味酸中兼甜,开胃爽口。病人孕妇爱吃,农家多备。

糟冬笋

原料配方:冬笋肉克香糟卤汁克盐7.5克味精2克

制作方法:

1.将冬笋肉洗净,用刀切成一边厚一边薄的梳形状块,放入冷水锅,用旺火烧开,转用小火焖煮15分钟左右。冬笋肉熟后捞出,控干水。

2.在容器内放入香糟卤汁(即按照绍兴酒50克、香糟50克、白糖2.5克的比例调和均匀,过滤后即成香糟的卤汁)、盐、味精拌匀,再下入冬笋块浸腌,腌时加盖封严,并入冰箱冷藏,浸腌2~3小时后,即可食用。

产品特点:色浅黄,质脆嫩,味爽口,糟香浓郁。

来源:顺昌微在线、顺昌微生活

海讯商盟常年法律顾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zf/66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