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7月公司控股股东澳洋集团转让所持上市公司5%的股权至香港绿伟,转让后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为现任总经理陈锴,变更后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公司发家业务是金属物流业务,该业务也是公司的利基业务,稳定贡献利润和现金流。公司圆柱锂电池业务年并入上市公司后聚焦车用市场,不过考虑到技术路线、现金流等因素从年开始切换至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电动两轮车等工业消费市场,预计将充分受益工业消费市场的“无绳化、锂电化”大趋势。LED业务过去几年景气度下行,出货价持续下滑,拖累公司业绩增长,不过公司新的管理团队已经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未来随着行业落后产能出清,有望恢复增长。

摘要

大股东更替,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年7月,公司签署协议,控股股东澳洋集团向香港绿伟转让5%股权,转让后陈楷通过昌正公司和香港绿伟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2.16%股权,成为公司新的实控人。陈锴是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为公司引入锂电池业务,并持续负责公司LED和金属物流配送业务的经营。通过本次股权变动,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经营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锂电池业务下游成功切换至工业消费领域,有望继续成长。公司锂电产品主要是圆柱三元电池,包括倍率型和容量型产品,其中公司倍率型产品领先市场,近几年产品持续放电能力已经从15-20A提升到30-45A,并保证较好的循环能力。受益于此,并考虑到车用动力电池领域较大的投入,自年开始公司锂电业务下游逐步切换到更适配倍率型电池且现金流更好的工业消费类市场,主要下游包括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电动两轮车、无人机等。随着锂电池成本持续下滑,以及其自身具备的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在工业消费领域的无绳化、锂电化趋势已经愈发明确,有望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LED业务有望触底回升。公司LED业务主要涉及LED衬底、LED外延片、LED芯片等领域。过去2年由于行业大量新增产能投放导致行业供需失衡,进而造成行业景气度下行和公司LED业务的亏损。去年公司通过引入新的管理团队,对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持续优化,伴随行业供需关系的逐步改善,LED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金属物流业务稳定贡献现金流和利润。金属物流业务是公司起家业务,业务模式是金属加工和配送,客户对于配送能力要求比较高。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均有布局,靠近下游大客户,同时配送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公司的利基业务,预计将保持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审慎推荐”评级,目标价5.6-6.1元。

风险提示:LED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风险;锂电池新客户拓展低于预期;扩张中的管理风险。

1.公司简介

1.1发展历史

公司由单主业发展成功转型为多主业驱动模式。公司成立于年,最初以金属物流配送业务为主,年6月5日在深交所上市。年公司开始拓展业务板块,同年4月公司成立江苏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涉足LED业务,年公司收购江苏绿纬锂能打入三元锂电市场,成功由单主业转变为多主业型企业。

1.2主营产品

公司拥有三大业务,产品多元。公司目前拥有三大业务:金属物流配送,包括钢板和铝板的仓储、分拣、套裁、包装、配送及来料加工,同时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LED业务,包括蓝宝石平片、PSS图型化、外延生长、芯片的研发、制造及销售;锂电池业务,主要产品为圆柱型动力地电池及电池组。公司共拥有10余家控股子公司,涉及公司各项业务。

1.3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金属物流是利基业务,锂电和LED贡献成长性。公司的业绩主要由金属物流、锂电池、LED三块业务贡献,其中金属物流是起家业务,也是利基业务,稳定贡献利润与现金流。锂电业务经过下游应用调整后将保持稳健增长。LED业务具备一定周期性,目前仍在周期底部,公司也在调整期,未来仍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公司近几年增速有所下滑,年以来持续调整后有望重回增长。由于-年LED行业景气度高,同时公司新并购的锂电业务也保持高增长,公司营收保持高速增长。不过年开始LED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以及锂电业务开始下游应用的转型,公司成长速度有所下滑。

从年至今,公司锂电业务下游应用成功转型至电动工具和电动两轮车市场,同时通过重新搭建LED业务团队,并调整LED业务产品和客户结构,该业务也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2.大股东更替,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通过本次股权变动,公司的实控人更替为实际管理公司各项业务的上市公司总经理陈锴,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经营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过去几年公司的股权变化如下:

1)年4月,公司收购江苏绿伟47.06%股权,实现对其控制,从此进入锂电池行业。

2)年2月,公司收购香港绿伟和苏州毅鹏源所持江苏绿伟剩余股权,实现对江苏绿伟的全资控股。与此同时,公司控股股东澳洋集团向香港绿伟转让10%股权,并发生实控人变动。

3)年7月,公司签署协议,控股股东澳洋集团向香港绿伟转让5%股权,转让后陈锴通过昌正公司和香港绿伟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2.16%股权,成为公司新的实控人。

3.锂电池业务下游成功切换至

工业消费领域,有望继续成长

3.1公司锂电业务成功转型

锂电业务介绍。公司锂电池业务全部由孙公司天鹏能源经营,主营三元圆柱电池,并在年开始量产NCA圆柱锂电池。公司目前圆柱电池产能约-万颗/天,其中有效产能大于60-70万颗/天,并且正在扩建50万颗/天的产能。

锂电业务经历转型。年并购进入上市公司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系公司下游集中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受益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式增长。

由于圆柱电池在车用动力领域的应用对车企的电池管理能力、电池企业的产品一致性提出较高要求,国内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逐渐向方形集中。年开始,公司也开始转型,下游从车用动力领域切换至电动工具和两轮车领域。锂电池业务的现金流、资产周转情况也开始好转。

3.2倍率型电池有较深积累

倍率型电池更适合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市场。由于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瞬间大功率放电能力,因此倍率型电池更为适用。不过由于大电流充放电对电池本身冲击较大,一般倍率型电池循环寿命要短于容量型电池。

公司在倍率型圆柱电池市场中一直有较深的积累。年公司已经大规模量产2.0Ah高倍率圆柱锂电芯,目前已经将持续放电能力从15-20A提升到30-45A,并保证较好的循环能力,持续引领倍率市场。

3.3工业消费领域的“无绳化、锂电化”趋势明显

随着锂电池成本快速下降,以及本身具备的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在工业消费领域包括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电动两轮车、物联网领域的无绳化、锂电化趋势已经愈发明确。根据Avicenne,当前锂电池在电动工具中的渗透率约45-50%,并且仍正在快速提升。电动两轮车领域也正在开始出现锂电池替换。

4.LED业务有望逐步见底,

金属物流业务保持稳定

4.1LED业务分析

LED业务有望见底回升。LED产业主要涉及LED衬底、LED外延片、LED芯片、LED封装、LED应用等几个领域,公司业务覆盖前3部分。近三年来公司LED业务收入、利润均大幅下滑,主要源于行业产能大幅扩张,LED芯片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持续下降。根据年报披露的销量推算,公司LED芯片单价从年的.8元/片下降到.0元/片,降幅达30.5%。

年公司通过引入新的管理团队,对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持续优化,伴随行业供需关系的逐步改善,LED业务有望见底回升。

4.2金属物流业务分析

金属物流业务稳定贡献现金流和利润。金属物流业务是公司起家业务,业务模式是金属加工+配送,客户对于配送能力要求比较高。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均有布局,靠近下游大客户,同时配送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该业务是公司的利基业务,预计将保持稳定发展。

目前产能规模、产值最大基地的为张家港本部;子公司张家港润盛及其子公司广东润盛主营铝板加工及配送,盈利能力较强;上海澳洋主营产品为各类表面要求苛刻的金属材料加工和配送,虽然整体营收规模较小,但净利率为各子公司中最高;广东澳洋以钢板加工及配送业务为主,整体盈利能力较弱。

5.盈利预测

风险提示

?LED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风险。LED行业在过去几年由于大量新增产能扩张导致行业出现供需不平衡,进而导致出货价格持续下滑。如果未来中低端过剩产能无法有效出清,行业价格可能仍有下滑风险。

?锂电池新客户拓展低于预期。公司已经在电动工具领域成功开拓多个海内外主流客户,在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在持续开拓新客户,同时公司产能也在持续扩张。如果客户需求最后不达预期,可能有资产闲置或浪费的风险。

?扩张中的管理风险:公司业务快速拓展,锂离子电池、LED业务都有比较强的专业性,扩张中管理跟不上可能长期收益会不及预期。

附:财务预测表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游家训:浙江大学硕士,曾就职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中银国际证券,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为招商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刘珺涵:美国克拉克大学硕士,曾就职于台湾元大证券,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

?普绍增: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工控自动化与信息化产业。

?刘巍: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车辆工程硕士,曾就职于保时捷汽车、沙利文咨询公司,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新能源车汽车产业链。

?赵旭: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风电和新能源汽车。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短期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审慎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公司长期评级

A:公司长期竞争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B:公司长期竞争力与行业平均水平一致

C:公司长期竞争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行业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zf/72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