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广播电视台:倪婷婷翁崇毅林俊涛 去年7月,顺昌县遭遇暴雨袭击,仅仁寿、洋墩两个乡镇有户农村住房被洪水和山体滑坡损毁。今年年初,受灾的户居民喜迁新居,得到了妥善安置。今天“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我们就到顺昌仁寿镇看看,受灾群众的新居和新生活过得如何?▲在顺昌县仁寿镇的中心地段,这6栋崭新的居民楼就是顺昌灾后住房集中重建安置点。来自仁寿镇桥下村的钟玉亮一家四口,今年年初搬进了新房,结束了他们十多年来一到雨季就担惊受怕的日子。顺昌县仁寿镇桥下村村民文道容 连续下雨是最怕的,就怕房屋后面山体滑坡。 顺昌县仁寿镇桥下村村民钟玉亮 没想到能住新房,像是做梦一样。你看多宽敞明亮,我们住这里非常高兴,而且楼下还有储物间,可以放东西,放我们农民的农具,非常好。 据了解,年,顺昌遭受特大洪灾后,顺昌县就结合造福工程异地扶贫搬迁项目,按照“利于防灾避灾,方便生产生活,便于出行”的总体要求进行灾后重建。仁寿镇规划了11.9亩土地,新建了6栋5层的集中安置楼,安置小区紧邻着公园和学校,极大地方便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顺昌县仁寿镇人大主席陈柏辉 我们打造了一个五分钟的生活圈,在五分钟之内,孩子读书、到超市购物、到人民公园健身,在五分钟内全部完成。 记者了解到,目前仁寿镇的这个安置点,已有户受灾群众喜迁新居。为了让他们能搬得进,稳得住。仁寿镇还通过组织技能培训,扶持发展产业等方式,确保村民搬迁后收入能赶超之前。顺昌县仁寿镇人大主席陈柏辉 引入镇区的两个规上企业,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让他们住在这里能够到企业上班。对于一部分就业困难的贫困户,我们给他们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有活干有收入。 仁寿镇塘后村的吴水增就享受到了就业扶持。吴水增是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孩子患有尿毒症,自己和老伴身体也不好,无法外出务工。如今,他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做了安置点的保洁员,未来的生活有了盼头。顺昌县仁寿镇塘后村吴水增 非常满足了,国家政策这么好,什么都好。这个小区的保洁是我搞,每个月有元收入,加上低保补助,一个月有两千多,我一家四口够花。 顺昌灾后住房集中重建安置点建设是我市造福工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年我市继续将造福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造福工程,完成人搬迁任务,并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乡、镇、村、经济能人、企业等多个层次的帮扶挂钩,保证搬迁户有房住、有就业,真正实现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zf/74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