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美好的冬日时光,赴洋口镇来一场寻“福”之旅。 洋口的历史,文字记载至少有上千年。《谢氏家谱》称:“上洋兴于唐、宋,盛于元、明,由来久矣”。洋口还是顺昌县境内唯一遗存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遗迹的革命老区乡镇。 漫步古色古香古韵的洋口,步步是景,处处见“福”。早在明清时期,洋口就是闽江上游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年,日寇疯狂轰炸福州,洋口这个闽江上游富屯溪畔的小市镇未遭袭击。为避战乱,大批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师生和商人、市民溯闽江而上,内迁洋口,促使当地商业、手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如今的洋口人还是以说福州方言为主,因此素有“小福州”之称。 昔日“小福州”,今日“大福地”。进入小镇,来到东方红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小福州,大福地”这六个大字。“福”地遍地都是“福”,“福”文化早已融入洋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民戏院,有一处墙面雕刻着十二种生肖围绕“福”字的图案,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属于您的生肖福。在建民村立马公园、解建村红军湖各有一个六面福字雕塑,立体逼真,给人以视野上的辽阔之感,让人们在游览观赏之时,不忘福字之真谛,时刻给人以警醒,身在福中要知福。 位于建设西路和永福村的百福小巷,该巷弄在路面、墙面、门户、石景等处展现一百个形态各异的“福”字,凸显“福”文化主题,喻意洋口小福州大福地“福往福来”,百姓永福。为这次寻福之旅画上圆满句号的是位于顺济桥上方雕刻“福”字的图案,“福”字图案不仅让廊桥看起来活泼生动,也象征着洋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洋口是一个历史底蕴厚重的古镇,它的商贸文化、红色文化和“福”文化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在洋口的历史天空中,它的光芒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减色,相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更加璀璨。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作者:徐华山雷斌凌转载请注明出处推荐阅读 ★央媒看顺昌丨顺昌这套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组合拳”得到《中国扶贫》杂志的肯定★美丽家园大干上湖:樱花盛放,我在山花烂漫中等你~★顺昌荣耀丨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经验获生态环境部点赞!被全国展示推广 ★顺昌荣耀丨高允旺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表彰 ★欢乐祥和过大年丨有一种生活叫“顺昌街头文化” ★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丨头版!《闽北日报》报道我县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本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zp/116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