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提起小越糕点铺子,老一辈的小越人应该都不陌生,茶食、饼饵、馒头......这些在老一辈人心中经典的点心也许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显得有些遥远。食品类加工制作是小越传统的手工制作重要一部分,迄今还有手工制作美食在民间流传,也有一些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

小越的手工制作食品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清光绪十六年()编纂的《上虞县志》中记载:“馒头糖馅各色,出北乡小越者佳。”“又制有荷花糕,色微黄,形似荷花。”“麦粉也推小越。”“茶食、饼饵之属不胜枚举,统以茶食。推松厦、小越为长。”

小越风俗,凡建房、祝寿、订婚乃至婚后的“四时八节”,都要用到馒头、印糕、月饼等大量糕点茶食,因此旧时小越糕点食品制作业相当兴旺。解放后,因各种票证的限制和饮食制作业的集体化,茶食制作业有所下降。

小越茶食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小越供销社根据小越传统,召集原来制作过茶食的民间专业人士,建办“四季春食品厂”,专门制作各种茶食点心。该厂生产的“鸡丝月饼”、“香菇鲜肉月饼”等在市内开了鲜食月饼的先河。但因用传统工艺生产的茶食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最后不得不停产。

90年代以来

90年代以来,部分茶食老艺人在上街顺昌弄创办食品加工厂,根据时令,用传统工艺生产苏式月饼、豆酥糖、葱油桃酥、小麻饼等,产品供不应求。

在手工食品制作上,小越辖区内还有在家庭内制作的舂年糕、裹团子、裹粽、做艾饺、做黄花兰(或麻叶)糕等各式小吃。

年糕一般在晚稻收割后制作。将新粳米用水浸制半个月左右,沥干后在石臼内舂成粉,适当加水后用年糕蒸蒸熟(称糕花),然后用石臼舂。舂制时,一人在臼边给年糕揉和,一人用木制臼杵舂。待舂制好后,将糕团移至案板上,让众人搓成条形年糕。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以前,家庭做年糕可以说是一件大事。往往相邻几户人家共同约定做年糕的时间,以便互相帮助。手艺较高的人还会用糕团做出鱼、兔、元宝等各种形状。而小孩备好炒熟的黄豆粉、芝麻、糖,用糕团制饺,稍加烤制即可食用。

70年代以后

旧时农户制年糕数量较多,主要因为当时粮食紧张,而粳米出饭率不高,年糕可以加菜,节约了粮食。70年代以后,年糕逐渐改为机制。近年来,年糕更成为人们的经常性食品。

小越特色美食

?

小越的团子

小越的团子做得较有特色。旧时每家都种有一些糯稻。收获后,将糯米用水浸制半个月左右,沥干,舂成粉,然后晒干备用。使用时,加水揉制。团子的馅子有“豆黄饵”(黄豆炒熟磨粉后拌糖)、“芝蔴馅”(芝蔴炒熟后拌糖手工打成粉状)、“鲜肉馅”(鲜肉、咸菜、韭菜切成细末)等。团子裹成慈菇形状,有尖尾巴。也有在糯米粉中掺入“蔴叶”(苧蔴嫩叶)的,叫“蔴叶团子”。

?

艾饺

艾饺在清明节前后制作。将采来的艾叶水煮并搓洗去除苦味后,加入粳米粉中加水揉制成粉团制作,馅料可甜可咸。此外,农村还有采集“黄花兰”或蔴叶掺入粳米粉中做糕作点心的传统。

当西方文明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起居,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逐渐方便我们的生活时,人们是否还会记得这儿时味道?是否还会记得这份经过百年岁月沉淀下的面食之文化精髓?

现在小越还有哪些传统美食,可以给我们提供线索,小编将马不停蹄地前往~

赞赏

长按







































寰椾簡鐧界櫆椋庤鎬庝箞娌?
鍖椾含甯備腑绉戝尰闄㈠ソ涓嶅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ms/4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