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盘回顾 今日上证综指早盘多次冲高,上冲至点附近遇阻回落。午后受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中小板指数跳水影响,涨幅缩小,指数一度回踩至点附近。上证50延续强势,在国防军工、银行等权重板块带动下,涨幅超0.8%,突破点大关,盘中最高涨至.28点,收报.36点,再度创出29个月新高。前期强势的保险及白酒、家电等大消费板块回调。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46点,上涨0.59%;深证成指报.80点,下跌0.36%;沪深指数报.57点,上涨0.23%;创业板指报.38点,下跌0.19%%;中小板指报.08点,下跌0.61%。成交量方面,沪市全日成交.75亿元,深市全日成交.00亿元。 行业板块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国防军工、银行、采掘、钢铁、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等行业指数涨幅居前;而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家用电器、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等行业指数跌幅居前。Wind概念指数中,3D传感、芯片国产化、航母、通用航空等概念指数涨幅居前。 今日航天航空板块再度拉升,多股涨停。消息面上,航天科技今日午间披露,公司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通知,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及更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已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后,企业注册资本由72.03亿元变更为亿元,原有业务、资产、资质、债权、债务均由改制后企业承继,出资人、公司住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均不变。 兴业证券表示,从10月29日开始,年-年航空冬春航季计划开始执行,当前航班计划增速下滑,标志着航空供给侧改革进入实质阶段,未来几个季度预计供给侧改革影响将逐步显现。而随着时刻增量收紧叠加时刻执行率的提高,可以合理猜测,政策组合拳有望出台,限制运力引进政策和航线价格放开政策最有可能跟进。随着供需改善叠加价格放开,后市也将利好整体民航整体业绩改善。 总体看,近期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场加速上涨、年底考核期临近,金融监管和去杠杆趋严等因素更加敏感等,引发市场回调。目前看,这些因素对情绪的冲击大于实质的利空,市场短期的调整依然是良性的,股市中长期趋势仍将积极。投资者配置上可 大象再度起舞 年,市场持续演绎上证50的行情,一些个股甚至突破年的高位。银行股正以更高的性价比吸引资金不断进入。截至21日,一周以来A股银行板块涨幅超过2.5%,同期沪深指数上涨2.14%。不考虑次新股,16家A股上市银行中,股价表现较好的是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 银行主题基金表现同样喜人。截至上周五,在可比的只基金中,一周内有只基金净值上涨,占比超过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复权单位净值涨幅前十的股票基金中有7只是银行主题,两只跟踪银行指数的ETF也连续大涨。 中银国际周一发布的银行周报显示,最新的监管新规整体符合预期,对金融行业影响偏温和。从行业三季度主要指标情况来看,行业息差与资产质量整体呈现改善趋势,目前银行整体PB对应明年是1倍。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也表明去杠杆的同时,需平衡流动性,维护经济稳定运行。 这一线索已经成为一些权益类基金布局的依据。“明年随着流动性最紧张的时期渐渐过去,一些利率敏感性行业,比如银行、地产,都会进入估值修复阶段,这是我较看好的行业。”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何奇对记者表示。 公募机构对银行的青睐程度确实也正不断上升。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重仓银行板块比例为6.77%,环比提升0.67个百分点,为连续五个季度环比提升。 银行或成新基金抱团热点 进入四季度,新基金发行明显提速,这些“增量”同样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热点。 一些即将发行的新基金的负责人提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在A股市场,几乎没有两年会持续同一个风格。今年涨得最好的食品饮料板块,明年大概率将出现分化,银行不但从估值上具有配置价值,从策略上也是一个很好的防御品种。 据上海证券统计显示,10月权益类基金新增发行46只,11月基金发行延续了10月回暖的趋势。统计显示,截至11月21日,11月开始募集的基金共有近70只。通常来说,从新基金发行到建仓差不多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期间,银行因业绩确定性高,且低估值安全边际高,有望成为机构做高“安全垫”的首选配置。 正如汇丰晋信首席投资官曹庆所言,并不是某个行业、某个公司天然具有价值投资的标签,归根到底,这都是由相对估值的盈利水平决定的。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光大证券:股市继续看结构推荐真成长的消费品 “11·17”行情是结构性牛市的极端化,反映了“白马龙头”的回调压力。我们在10月30日的《短期难免分化,消费真成长不改》中提出,白酒和家电两大涨幅领先板块的短期回调压力难免对市场造成一些扰动,今年上涨最多的白马龙头恰恰是造成市场短期调整的风险所在。市场自发调整的情况下,白马龙头的回调压力形成了马太效应,最终诱发龙头股与权威媒体几乎同时发声提示风险,白马龙头回调,市场随即出现调整。 双支柱政策框架的主要市场含义就是严监管、紧信用。11月17日晚,资管业务新规落地,这是双支柱政策框架确立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标志。与货币政策主要是应对经济周期下的增长与通胀波动不同,宏观审慎政策主要是应对金融周期下以宏观杠杆率和还本付息率衡量的金融风险。由于金融周期的主要特点是信用扩张的顺周期性,因此在金融周期高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其主要的市场含义就是紧信用。 紧信用下,股市继续看结构。宏观审慎监管是为了防范金融周期高位下的金融风险,并不是要以一场新的金融风险来替代当下的金融风险。这意味着,我们的审慎监管将会在坚定的监管方向与可控的监管节奏上做好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维持1月25日《紧信用下的布局,股市看结构、债市看时点》的判断,宏观审慎监管加强有利于结构性牛市行情,而非大牛市,或者大熊市。 板块推荐顺序。维持10月17日《新格局下的策略思考》与10月30日《短期难免分化,消费真成长不改》中的推荐:看明年,依旧推荐真成长的消费品、代表TFP进步的科技股以及由环境库兹涅曲线决定的环保股;四季度剩下的时间,可以考虑 风险提示:金融严监管节奏超预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本栏目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栏目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长按识别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