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农民的出路在哪儿?农业的出路在哪儿?——这是万载县老表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何根最大的困惑。郭何根毕业于江西省樟树市农校,选择了回农村创业,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他说:“农业的本质就是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农业是社会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基。但是长期以来,农民都是地位低下的象征,种田成了不赚钱的代名词。人人都知道‘三农’重要,但在社会上,农民始终地位低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农民是地位低下的代名词”

江西省万载县茭湖乡是县里最早发展有机农业的地方。茭湖乡副乡长高秋生告诉记者,做有机农业非常辛苦,处于价值链底端的小农户常常辛苦好几年,也挣不到多少钱。要想产业发展好,就得流转土地,但是当地处于山区,每户平均只有1亩多耕地,且流转价格只有三五百元,最高也就元,农民积极性不高。理论上,农民可以一方面通过流转土地得到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流转土地上务农赚钱,实际上农忙时间很短,对大部分农民而言,靠打短工很难获得足够收入,还得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留在家里的多是“部队”。“主要劳动力尤其是年轻人大多还是在外打工,比如我小孩年出生的,那年村里共出生了11个小孩,但只有1个留在村里。其他的,要么通过读书走了,要么在外面打工,我孩子也在保定一家汽车公司上班。”河北易县桑岗村巢市利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新全告诉记者,虽然村里一家一户生产的农产品对接上了城里的消费者,平均每户收益能有一两千元,但眼下这也只能解决脱贫问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何慧丽认为,现在乡村振兴最大的难点是作为主体的农民不够稳固。“许多农民不想当这个主体。如果主体缺位,有钱也很难办成事。上面拨钱谁来用?用在谁身上?这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与实施乡村振兴要求不相适应的是,目前部分农民主体“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说:“通常是地方政府想要大干一场,商业资本摩拳擦掌,但乡村内部缺乏动力。”

“一年收入二三十万,

说服不了孩子跟着干”

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镇麻溪村,村民廖万明正在忙着给收获的血橙装箱。他告诉记者,洋口镇有18个村,麻溪村留下来的人算多的,但也只有20%左右。全村户人,大部分常年不回村庄。他指着山间一大片长满杂草的荒地说,原来那些都是村里的地,后来土地的主人嫌在山坡上干活太累,撂荒了。廖万明和其他两户成立合作社,种植了亩柑橘,品种有芦柑、血橙、脐橙、桔柚和爱媛橙等。今年行情好,脐橙不够卖的,血橙和爱媛橙还长在树上,就被福建、浙江和北京等地的客商订光了。“农业收入其实并不比外出打工挣钱少。我一年卖橙子收入十五六万没问题。还种了些蔬菜,一年收入超过20万元。”廖万明领着记者去山坡上看他的柑橘园,边走边说:“管理柑橘树并不麻烦,收入也非常可观,可是孩子宁可在城里每个月拿三四千元,也不愿意回家种柑橘。”洋口镇解建村的肖森官有着同样的苦恼。他告诉记者,自己经营亩观光采摘园,种植脐橙、褚橙和爱媛橙等畅销品种。由于对果树养护精心,肥料都是豆粕等有机肥,果品质量高,销路非常好,厦门、杭州、南昌等地客商都是专车运输,还有电商一次性拿走8万斤。“我有个多人的客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cxqh/8063.html
------分隔线----------------------------